1.皮肤有疖肿,痈,瘢痕,溃疡,原因不明的包块,黑痣处等,或患有传染性皮肤病者,不宜在病灶部位刮痧。
2.急性创伤,扭挫伤局部禁止刮痧。
3.眼睛,耳孔,鼻孔,舌,口唇等五官处,前后二阴,肚脐处禁止刮痧。
5.孕妇,经期女性的腹部,腰骶部,血海,三阴交合谷穴,双侧乳房处禁刮。
6.原因不明的肿块及恶性肿瘤部位禁刮。
7.新发生的骨折患部不宜刮痧,须待骨折愈合后方可补刮。
1.有出血倾向疾病,如重症贫血,再生障碍性贫血,血友病,白血病,血小板减少及有凝血功能障碍者禁刮。
2.醉酒,过饥,过饱,过渴,过度疲劳者禁刮。
3.刮痧要刮皮肤表层,皮肤溃疡者,皮肤过度过敏者,皮肤划痕者,紫癜者要禁刮,以免引起皮肤破裂感染,加重病情。
4.患重症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,肾脏病出现肾功能衰竭者,肝硬化腹水者,全身高度浮肿者禁刮。
1.刮痧时需暴露皮肤,并且皮肤汗孔开泄,如遇风寒之邪,邪气可从开泄的毛孔直接入里,影响刮痧效果,易引发新的疾病,因此刮痧前要选择一个空气流通清新的治疗场所,并注意保暖,避风,夏季不可在有过堂风的地方刮痧,尽量少暴露皮肤。
2.选择适当的刮痧体位,以利于刮拭和防止晕刮。
3.刮痧工具和施术者双手都要严格消毒,防止交叉感染。刮拭前仔细检查刮痧工具,以免刮伤皮肤。
4.勿在过饥,过饱,过度疲劳及紧张的情况下刮痧治疗。
1.刮痧力度要均匀,以能忍受为度,达到出痧为止。老人,婴幼儿,体质虚弱人群,以及用保健养生时,宜采用补刮手法,刮拭手法用力宜轻,用于急救法则用泻刮手法,用力宜重,一般采用补泻手法。
2.刮拭过程中,患者如出现晕刮,如精神疲惫,头晕目眩,面色苍白,恶心欲吐,出冷汗,心慌,四肢发凉或血压下降,神志昏迷扑倒时,应立即停止刮痧,患者好转后,继续刮内关,足三里穴,必要时送医院检查治疗。
刮痧后要喝温开水,并休息片刻,为避免风寒止泻侵袭,须待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,方可洗浴,一般约3小时,对于某些急症患者,处用刮痧治疗,还应配合其他治疗,如药物治疗,以免延误病情。
上一篇 : 卷腹呼吸方法(卷腹呼吸方法图解)
下一篇 : 金银花藤煮水的禁忌(金银花藤煮水喝什么功效)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