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后中线,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。
1.温通诸阳,解表出汗
大椎是督脉的穴位,督脉是诸阳经之海,阳是主卫的主表,是风寒邪的外束肌表,是头痛、畏寒、发热的证据。可针刺大椎穴,起到刺激气血、疏风散寒、解肌出汗、避邪外出的作用,是治疗风寒的有效穴位。
2.温经活络,通阳散瘀
大椎是督脉和手足三阳经的会穴,而督脉统督阳,阳主表。风寒湿邪侵袭经络,导致气血阻滞,气血阻塞,导致瘫痪,引起疼痛麻木。刺激大椎穴通经络、和气血、散瘀止痛,对脊柱强直、角弓反张、背痛等半身不遂、小儿麻痹、督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。
3.回阳固脱,祛寒救逆
突然晕倒、昏迷、肢体冷脉伏等阳虚症状,湿邪中于肌肉表面,气血受湿邪影响,无法出现,四肢倒退、寒颤、微细或伏击,可温灸大椎穴,恢复阳通络,祛寒。
4.清热通窍,镇惊安神
大椎是手脚三阳和督脉的会议,主要是阳气,可以治疗表面的邪恶客人,导致三阳经气闭合发热,以及热风、恐慌等疾病。儿童为幼阳体,脏腑柔嫩,气血不盛,神气不充,皮肤虚弱,外感六淫邪,容易发热,热风,引起惊风抽搐。
5.增强卫气,避邪截疟
大椎穴是诸阳的原因。性善向上往外。泻药能促进气血,祛邪达表。介通阳截疟的功效可以治疗各种疟疾。根据不同类型的疟疾配合相关穴位,是治疗疟疾的有效穴位。常见的搭配是大椎陶道、间使、后溪治疗疟疾。同时,在《肘后歌》中,有:“疟疾寒热可怕,说明虚实可用;间使宜透支沟,大椎七壮合圣治。”这句话得到了证实。
6.固卫安营,清热敛汗
肺气虚、卫阳不固、表虚易感风寒,引起发热、干咳、倦怠、下午潮热、夜间盗汗的患者,刺激大椎有益气固表、济阴安营、清热止汗的功效;此外,《玉龙歌》中还有:“全身发热疼痛为虚,盗汗淋淋,逐渐损伤身体。必须有百劳椎骨穴和金针。”可见,这一穴位具有强身健体、扶正祛邪、清热止汗的功效。
1.取定穴位时,正坐低头。
2.低头时,颈后最明显的凸起下凹陷处是大椎穴。
3.如果凸起的骨骼不太明显,让患者移动颈部,不动的关节是第一胸椎,大约与肩平齐,胸椎下凹是大椎穴,用食指轻轻按压会感到轻微的疼痛。
大椎穴是督脉、足太阳膀胱经、手阳明大肠经、手太阳小肠经、手少阳三焦经、足少阳胆经、足阳明胃经的交界处。如果这些地方不同,就会导致体内湿毒湿邪、毒素沉积和疾病诱发。
大椎是督脉的穴位。它能调节全身阳气。气血指脏腑之气,是脏腑功能的体现。它具有温暖、促进、防御和固体援助的作用。如果气血充足,脏腑功能正常,抵御外邪的能力强。但如果大椎穴不通,阳气虚弱,脏腑功能低下,免疫力低下,人容易感冒等疾病。
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下,经常刺激这个穴位可以治疗颈椎病,但如果这个穴位不通,会引起这个位置的疼痛,应加重刺激,使经络畅通,缓解疼痛。
1.根据上述找大椎穴的方法,确定大椎穴的位置。
2.用拇指按摩大椎约200次,或按摩3次〜每天坚持5分钟。
3.或者用手在大椎穴前后摩擦,也可以使用拇指和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等对称力量,挤压大椎穴位,每次摩擦时间15分钟,每天重复两次。
4.如果条件允许,可以到专业中医院进行拔罐、艾灸、刮痧、刺血针灸等手术,疏通大椎穴。
大椎穴又称百劳穴,是指穴内气血为人体各阳经上行气血聚集而成,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功效。还有“诸阳总督”和“阳脉之海”的说法。如果坚持艾灸大椎穴一个月,可以有效改善发热、疟疾、干咳、哮喘、骨蒸潮热、项强、肩背痛、腰脊强、角弓反张、儿童惊风、癫痫证、五劳亏虚、七伤乏力。风疹等疾病,还能增强气血,赶走湿寒,告别疼痛,提高自身免疫力!
上一篇 : 茯苓可以做面膜吗(茯苓做面膜有什么效果美白祛斑)
下一篇 : 猫须草的功效与作用(利尿排毒猫须草是一种效果)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