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跷脉源于外踝下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,经外踝后上行腓骨后缘,经股部外侧,再沿髋,胁,肩,颈的外侧,上夹嘴角,抵达目内眦,与手脚太阳经,阴跷脉汇合,再上行经额,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风池穴。
阳跷主一身上下至阳,从下肢外侧上行头面,具备交通一身气血,与阴跷脉一同调整身体肌肉运动,关键使下肢运动灵便雄健;司眼皮开闭,与阴跷脉交会于目内眦,故具备濡养眼目和司眼皮开闭的功效。
阳跷脉交会腧穴有申脉,仆参,跗阳(手太阳膀胱经),居髎(足少阳胆经),臑俞(手太阳小肠经),肩髃,巨骨(手阳明大肠经),天髎(手少阳三焦经),地仓,巨髎,承泣(足阳明胃经),睛明(足太阳膀胱经)。
阳跷脉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外侧,主一身上下之阳,若生病,则气血偏亢,其外侧静脉拘急,里侧经络弛缓,故下肢筋挛而足外翻,或失眠而目睁不闭,不能入睡。
阳跷脉从下肢外侧上头面,具备交通一身阴阳,调整肢体运动的功效,故能使下肢灵便,卫气的运转主要通过阴阳跷脉而散布全身,卫气行于阳,主目张不欲睡。主冶腰部强直,恶风,盗汗,头疼,眼赤痛,眉棱骨痛,耳呜,鼻衄,手足麻木,拘急,骨节疼痛,遍身肿,癫痫等病症。
上一篇 : 热身运动有哪些(常规热身身体需要通过一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)
下一篇 : 颊车的准确位置(颊车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)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