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健康养生网,关注健康养生知识!
手机版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养生知识 >爬山气喘是什么原因(爬山气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)

爬山气喘是什么原因(爬山气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)

发布时间:2024-03-03   作者:忧忧草    
字号: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

手机查看
摘要天气不错的时候,不少人都喜欢外出爬爬山,既欣赏了美景又锻炼了身体,但是其中有些人,刚爬了十几分钟山可能就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,那爬山气喘是什么原因?爬山喘不过气怎么缓解?

爬山气喘是什么原因(爬山气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)

爬山气喘是什么原因

缺乏锻炼

假如刚开始爬山就出现透不过气的情况,多是肺气虚导致的,发生这些症状的,大多是平常缺乏锻炼,体质较弱得人,忽然运动后,因为肺功能不足就会发生喘气紧促。

爬山速度过快

假如是跑或者快走的形式迅速爬山,爬行一段距离后会出现喘气急促的病症,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,通常是身体剧烈运动后,需氧量提升导致的。

呼吸方式不对

爬山时体力消耗大,特别是那种爬那类大山,重量又攀爬斜坡的情形下,需氧量暴增,如果这时呼吸方式不对,张嘴大口大口呼吸,也可能出现透不过气的情况。

体内热量不足

爬山感到气喘、头昏、恶心,可能是体内热量不足造成运动性低血糖导致的,一般在冬天天气太凉的环境或饥饿状态下发生,体内能量消耗太大,可能会让得体内热量不能供应身体要求,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出现血糖含量降低,就会有头昏、恶心呕吐、气喘情况的发生,严重的会昏倒或出现短暂性精神紊乱。

运动量过大

爬山的运动量太大,运动量超出本身能接受的范畴,身体的O2不能满足要求,不仅会造成大脑缺氧,还会造成身体其他脏器等部位的不适,因此就会气喘吁吁。

病症要素

自身有心脏病、冠心病、贫血、支气管炎等病症的话,去爬山一运动的话可能会出现透不过气的现象。

爬山透不过气怎么缓解

深呼吸

爬山时喘不过气能够进行深呼吸,改变表浅呼吸,加深呼吸,呼吸慢而深,用劲往外呼吸,这可以吸入大量空气,满足身体对氧的必须,减轻气喘状况。

深呼吸3-5次,然后调整呼吸使其慢慢正常,一般30秒便能调整过来,能够继续上路。

调节呼吸方法

爬山发生气喘,后续开展爬山时调节呼吸方式是比较有效的方式,能通过减慢步频,调节步幅来减轻呼吸压力。一般来说,爬山时步频和呼吸是有对应规律的:

1.平地一般为三步一呼,三步一吸。

2.在上坡的时候,呼吸会变得紧促,一般为两步一呼,两步一吸。

3.在坡度较陡,步速较慢时,可能会变成一步一呼,一步一吸,甚至,一步一呼吸。

就医治疗

假如一开始爬山就出现气喘的情况,要考虑是病症要素,这种情况要及时的就诊进行检查,对症治疗。

爬山气喘还要继续爬吗

提议停下歇息。

爬山过程中遇到气喘甚至是透不过气情况时,提议停下休息一会儿,不要逼迫自己继续进行,不过需要注意这个歇息不是说立刻坐着,而是在原地慢慢行走一会儿或者做做伸展协助放松,使呼吸慢慢恢复平静,然后再考虑继续前进。

怎么避免爬山气喘

搞好热身运动

爬山以前,要做好热身运动,如抬腿、压腿、跑步、快走、拉申等,将腿部肌肉、关节、肌腱等都活动开来。

注意心率范围

爬山时当感觉心跳有些快时,摸着手腕脉搏数15秒,再将脉搏数乘于4,一般来说只需每分钟脉搏频次在(220-年纪)×60%—(220-年纪)×85%范围内,爬山运动就是有用的、安全的,超过最大心率的85%,就应该适当地缓减爬山速度,同时做做深呼吸和放松、梳理动作,直到心跳恢复过来继续。

爬山速率不宜太快

爬山速度一般以每小时3公里左右为宜(比平地走动偏慢),每次爬山不要超过2小时,不要过分追求大的运动量,以欣赏沿途风景,身心舒服为宜。

半途适当放松

爬山的路上要学会合理的休息,尤其是当呼吸过于紧促,腿部酸痛,感觉即将抽筋,或者感觉无法继续坚持时,可以作短暂的休息,每次歇息时间不超过1分钟,休息时间不能太长,由于肌肉一旦放松,再走,要经过很痛苦的恢复过程。

少说话

在爬山较为陡峭的山或者需氧量比较大的时候,提议这时候不要多说话,也不要进食,以免增加呼吸压力。

用登山杖

对于平时缺少锻炼、或者体质弱的人群来说,可以用登山杖,那般可以给自己节省很多的精力。

平常增强体育锻炼

多数人之所以爬山会有气喘状况,是由于自己平时锻炼少,体质弱所致,而且平时应该要增强体育锻炼,多进行有氧运动,如慢跑、游水、瑜伽等,确保一周3-4次运动频率。

注意事项

1.爬山时应节约精力,要掌握一些爬山方法,如走上坡路时,尽量让脚跟吃劲,脚跟自然就在人的重心上,因此身体重量就能分配在大小腿甚至腰上,这相比脚前掌爬山要省1/3上下的劲。

2.爬山要注意呼吸,一般来说呼吸频率减少,呼吸深层增加,多做深呼吸,能给身体提供更好的O2。

3.爬山时的重量不要超过体重的1/4,能带些能补充能量的食材,如面包、纯净水等。

申明:本站内容仅做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!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×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