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灸又被称作灸疗或是灸法,主要是用艾叶制成艾条或艾柱,根据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,通过激发经气活动来调节身体混乱的生理生化功能,达到看病功效的一种方法。
临床上艾灸祛湿的穴位较多,一般丰隆穴,是祛湿除痰的要穴,能够每天用艾条灸10-12分钟;其次阴陵泉穴、脾经穴道,位于小腿内侧,膝盖骨周边,配合丰隆穴医治脾湿症状,每日艾灸10-15分钟即可。
再一个就是承山穴,膀胱经穴道,位于小腿后侧正中部位,适度艾灸可发挥较好的祛湿作用;中脘穴,任脉穴位,与胃密切相关,也是临床上祛湿的要穴;除上述穴道外,足三里穴、极泉穴、曲池穴、合谷穴、外关穴、委中穴、太冲穴等穴位,都是可以帮助去湿气的。
艾灸排湿以后主要有以下病症:
湿气会随着汗液的排出一起排出,如果艾灸后出大量汗,那么可能是因为在排湿气,因此艾灸后流汗不能马上洗澡,防止寒气入侵,一般建议4个小时之后再洗澡比较好。
一般如果艾灸后局部出现红疹,也可能是湿气通过皮肤排出体外的状况,可先观察一段时间,如果无大碍可继续艾灸,由于红疹会随着体内湿气的排出而渐渐消失。
艾灸能够健脾胃,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,有可能出现肚子咕咕叫、排气增大的状况,并且放屁拉屎都很臭,表明湿气正在排出。
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。
一般如果患者体内的湿气不是很严重,艾灸3-5天左右就可以明显的看到去湿气的效果,由于艾灸能够对湿气重则身体产生局部的湿热刺激,推动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,使肌肤部分血肿,促进血管扩张,可以加速排出湿气。
但要是病人湿气太重,那么艾灸排湿气的时间需要长一些,必须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上下才能看清排湿效果。
小提示:本身体内湿气加剧时,除了开展艾灸以外,也可以用过饮食来协助祛湿,常见的祛湿食物有薏仁、红豆等。
艾灸具备温中散寒的作用,经过艾灸后排出体寒的时间,却通常是根据个人的体质及其体寒严重程度等共同决定的,未明确时间段。
一般来说,艾灸暖宫驱寒的疗程为12-15天,坚持1-3个月上下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;为了更好更快地排出体内的凉气,在艾灸时需要注意保暖、多喝热水、避免熬夜、适量运动等。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